top of page
Writer's pictureSimon Hui

全球最昂貴的建築 - HSBC(最終方案篇)








雖然兩個方案同樣慘遭滑鐵盧,其實先前的兩個方案並不是完全沒有用,各有各的優點,於是Norman Foster 結盟合了兩個方案的優點制造出現在的最終方案。

最終方案保留了第一方案大橫向的結構支架來穩定結構,但該部份但採用了斜柱來支撐,這便減少了斜柱的數目,而樓板被大鋼結構支架吊起來。簡單來說,可以說成衣架的結構。

第一部份:垂直結構部份,整座大樓只有8組大柱,每組大柱由4條小柱相互緊扣而成的。

第二部份就是每10 層的斜柱/衣架,這是用來垂吊之下的10層的重量。

第三部份是每層樓板的結構框架,這是負責支撐每一層的重量,框架之上便是100mm厚的混凝土地板。

在1980年代,HSBC大樓的結構接合點和桿接點是當時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建造成本會如此高昂。

講完結構,講外形設計,大家可能會發現為何現在的HSBC大樓會分成三層次,向維港一邊比較低,向皇后大道中的一邊亦低一點,而中間是最高的。但為何原先的方案沒有這樣的處理而最終方案有呢?


這其實是與日照倒影有關,在80年代的香港是還有這條法律,目的是希望避免建築物倒影過度覆蓋路面, 並用來調停建築物的發展密度。 所以, HSBC的最前和最後的空間降低了,就是為了減少倒影的面積。 大廈頂上的圓形是直升機停機坪,但由於航道和安全的問題,好像從來沒有使用過。


至於一直令人頭痛的斜柱空間,最後便改為天台花園、員工餐廳、function room、meeting room等空間,另一方面亦用作消防法律要求的逃生層,這樣便不石二島將一個不大實用的空間變成多用途的活動空間。






至於陽光, Norman Foster 所設計的反光板是非常新式的設計,目的是希望將陽光從皇后大道中一邊反射至中庭屋頂,再反射至室內各處, 而且直達至首層的公共空間。所以, 大家可以看到皇后大道中一邊的外牆有一塊很大的反光板。雖然這方法曾在實驗室作了多個實驗,但效果未如理想。

相信有兩個原因,第一,設計時,HSBC附近還未有這麼多高樓大廈,之後興建的長江、中銀和Citibank等摩天大廈,相信這樣令部份陽光被阻擋了。

但相信致命的原因是室內的材料的顏色,室內的顏色主調為灰色,雖然給人一點清涼的感覺,但深色的材料吸收了不少光線,減少了不少室內陽光的反射, 所以據我所知不少HSBC員工都認為他們的工作空間不夠光,今次Foster 招牌的Foster gray好像不太湊效。 不過,HSBC內設了一個很好的設備,就是文件電梯,這是一部小型的送貨電梯似的,員工可以把文件送往各層而不用親身到其他各層,非常方便。


至於溫度方面,HSBC的空調凰統是從地板噴氣出色的,根據Norman Foster 的解說,這是比較有效來控制氣溫,但造價就比較昂貴,而水泠的空調系統是從維港引入來的,這相對來說是比較環保。以上這兩個系統是在當時香港首次引入的。

不得不提是保安問題, HSBC內不單存有大量現金,而且還存有大量黃金. 那麼錢和金放在那裡?

HSBC地下是有一個金庫, 通往金庫有一部電梯, 這部電梯可以將整部保安車送至金庫,而電梯不能從電梯內控制 ,只能被保安室控制 。

據我所知, 如果有人強行炸開金庫大門的話, 首層的地板都同樣會被炸開而倒塌, 可謂一拍兩散,所以從來沒有人膽敢自挖墳墓 。


講到最後就要講錢,在80年代52億的建築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究竟錢用在那裡呢?

上會曾經講過HSBC的接合點很多,所以用了很多錢,另外其他部份真的要用這麼多錢嗎?

根據上述列表結構和玻璃幕牆都用了很多錢,但其實很多錢是用在實驗上,由於HSBC的結構是比較少見所以在英國建了一個600-700平方尺大的模型,這個模型是包括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所有建築物,然後放進風洞進行風力測試。

另外,亦做了一個6尺高的中庭模型來測試室內的陽光和溫度的變化,現在存放在Foster office的最終方案模型就足足有近5尺高。Foster就是這樣用大量的實驗來測試各種idea,到現在他的公司亦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研究方案。 其 實到現在仍是一個謎,為何一群精於數口的匯豐高層會容許一名新秀如此揮金如土,嚴重超支地設計,52億元的建造價是正常建造方式的4-5倍。80年代的匯 豐雖然是大行,但還未收購英國的Midland bank,亦未發展美國的業務,所以52億對當年的匯豐來說並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且深信這亦不是他們的原來預算。 這一個用數十億元換來的設計,不單令Norman Foster名利雙收,而且一炮而紅。在1983年更因這大廈而獲得RIBA Gold Medal (英國皇家建築師大獎),令他在歷史上留名並進入大師級的行列,在多年後HSBC在倫敦建新的歐州總部,都是由Norman Foster負責,但建築成本就相比香港的小很多了。

4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