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全球最貴的建築—HSBC總部





HSBC總行是二戰之後,全球最昂貴的建築,在80年代的做價是52億元,直至近年的北京CCTV的60億元才打破它的紀錄,但若果計算通貨膨脹的話,HSBC還是世界之最,亦是令Norman Foster揚名立萬,成為大師級的建築。


這大廈的前身是舊匯豐總行,是典型的英式建築由有過100年歷史的則樓-Palmer&Turner所設計。但在1979年匯豐的高層發現舊總行的面積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所以尋找建築師重新發展該地皮。匯豐邀請了世界各地不同的建築師來參加設計比賽,還包括當時寂寂無名的Norman Foster. 當時的Norrman Foster不單從來未曾設計過高樓大廈,只是曾設計過4層以下的建築,亦未曾設計過銀行,為何一群匯豐大班會如此信任這一名新秀?而Norman Foster如何贏取他們都信任?

當時的Norman Foster非常認真對待這比賽, 親自來到香港一個多星期,訪問各銀行高層,了解他們的需要和對空間的期望。


之後, 各參賽公司提交設計方案和相關解釋文件。大部份的方案都有建議保留原有大廈的部份立面,Norman Foster的方案都曾經考慮,但發現如果保留舊總行部份立面的話,原有的大堂只能保留一半,而且令新總行實用率很低。

所以,Norman Foster的方案建議完全拆卸整個舊大樓,並建議將整個首層的空間改為公共空間,因為舊匯豐大樓接近全部密封,只有一道小門, 給予人封閉的感覺.再者, 是由兩塊地皮組合而成,原先是有一條街道連接皇后大道中和德輔道中,但在興建舊匯豐時便把兩幅地皮連接, 並取消了這條道路,形成一幅地皮。

雖然有人說, 首層的公共空間是和風水有關,因為有一條龍脈是從皇后大道中一邊下來的,然後,德輔道中上的銅獅子用來阻止漏財,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我就不清楚。 但Norman Foster不可能因這一點, 而贏到匯豐大班的信任,究竟Norman Foster 的方案有什麼特別之處呢? 如何以新秀的身份擊敗多名跨國則樓?


首先,他的文字解說被高度評價,亦是他勝出的主要原因。其他的建築師只會詳細說明他們自身的設計理念, 而Norman Foster詳細解說, 如何整合各部門需要的空間,如何利用建築設計來增加部門之間的運作,最重要是每個部門首長清楚明白他們將來工作空間會是如何。



另外, Norman Foster的設計理念是盡量提供高靈活性的工作空間,萬一將來有什麼改動,都不用作任何裝修。另外,這方案還引入了很多高科技的環保建築設計。 於是, Norman Foster 的方案以大比數勝出,勝出的關鍵是令客戶清楚明白設計方案, 如何了解他們的需要,如何和他們溝通,清楚地表達他的建築構想。

為求有更大靈活度的空間,Foster將所有的電梯和樓梯放在兩側,讓整個空間完全沒柱和樓梯。萬一銀行各部門重整,都不會因為室內空間的間隔, 而有任何限制,在首 7層的空間,還設有一個大中庭, 讓員工可以有更廣闊的視線和景深,有更舒適的環境。


為了增加室內的光線,中庭的頂部設有反光板,陽光是在皇后大道的室外反 射入室內.另外,各房間盡量避免設在四周的窗戶,避免影響陽光進入室內,這是與一般商廈不同,一般的商廈會將樓梯和電梯放在大廈的中心,這不單可以減少走火 距離和走火梯的數目,亦有助結構上的安全。

Norman Foster 的設計將消防梯放在四角,其中兩條消防有海景,這絕對是香港唯一一座大廈有這樣的設計,亦相信業主是外行才會接受這樣的設計,正常的情況是會盡量讓海景的位置作為高級職員的辦公室。


好像HSBC這樣的設計不單在香港是萬中無一的, 在世界上都是少之有少。


雖然Norman Foster 的競賽方案得到業主的認同,但在結构上未能把所有柱子放在兩側,然后由6個大型的鋼柱來穩定整個結构,但樓板方面仍需要由額外的橫梁來支撐,但這麼大的跨度仍是挺困難。而且在大型Truss的空間之內,就只可有雙層高的空間,對一座只有42層高的大廈來說, 未必需要這麼多的雙層空間。所以當Norman Foster贏得項目之後,為了要減少浪費的空間,便需重新設計並出現了Chevelron scheme 。


Chevelron scheme 的設計理念是希望改善參賽方案上的缺點,但基礎設計核心仍是保持一樣。

首先,在結構上決定加入斜柱來連接兩側的大柱和樓板,整座大樓的樓板是被斜

柱吊起來,這樣便可以達到高靈活度的室內空間,而且不用因結構的問題而出現很多浪費的空間。

儘管結構問題解決了,但有一大堆的斜柱令室內的空間,出現了很多不能使用的空間。 而且Norman foster選用了紅色作為結构上的主調,因為他相信中國人在喜事上是用紅色的。 但這方案一出台便立即被否決,特別是董事局內的中國成員,以中國來說紅色雖然是代表喜事, 但同樣代表血光之災,對中國人來說一條紅色斜柱插入室內的确很難接受,更什的是紅色在銀行界來說是赤字的意思,所以Chevelron scheme在沒有人讚成下馬上被否決,于是Norman Foster 再次重新設計。


雖然這個方案同樣慘遭滑鐵盧,其實先前的兩個方案並不是完全沒有用,各有各的優點,于是Norman Foster 結盟合了兩個方案的优點制造出現在的最終方案。


最終方案保留了第一方案大橫向的結构支架來穩定結构,但該部份但采用了斜柱來支撐,這便減少了斜柱的數目,而樓板被大鋼結构支架吊起來。 簡單來說,可以說成衣架的結构。


第一部份:垂直結构部份,整座大樓只有8組大柱,每組大柱由4條小柱相互緊扣而成的。

第二部份就是每10 層的斜柱/衣架,這是用來垂吊之下的10層的重量。

第三部份是每層樓板的結构框架,這是負責支撐每一層的重量,框架之上便是100mm厚的混凝土地板。


在1980年代,HSBC大樓的結构接合點和杆接點是當時世界上最多的,因此建造成本會如此高昂。講完結构,講外形設計,大家可能會發現為何現在的HSBC大樓會分成三層次,向維港一邊比較低,向皇后大道中的一邊亦低一點,而中間是最高的。 但為何原先的方案沒有這樣的處理而最終方案有呢?








這其實是與日照倒影有關,在80年代的香港是還有這條法律,目的是希望避免建筑物倒影過度覆蓋路面, 并用來調停建筑物的發展密度。所以, HSBC的最前和最后的空間降低了,就是為了減少倒影的面積。大廈頂上的圓形是直升机停機坪,但由于航道和安全的問題,好像從來沒有使用過。



至于一直令人頭痛的斜柱空間,最后便改為天台花園、員工餐廳、多功能室等空間,另一方面亦用作消防法律要求的逃生層,這樣便一石二島將一個不大實用的空間變成多用途的活動空間。


至于陽光, Norman Foster 所設計的反光板是非常新式的設計,目的是希望將陽光從皇后大道中一邊反射至中庭屋頂,再反射至室內各處, 而且直達至首層的公共空間。 所以, 大家可以看到皇后大道中一邊的外牆有一塊很大的反光板。 雖然這方法曾在實驗室作了多個實驗,但效果未如理想。


相信有兩個原因,第一,設計時,HSBC附近還未有這麼多高樓大廈,之后興建的長江、中銀和Citibank等摩天大廈,相信這樣令部份陽光被阻擋了。但相信致命的原因是室內的材料的顏色,室內的顏色主調為灰色,雖然給人一點清涼的感覺,但深色的材料吸收了不少光線,減少了不少室內陽光的反射, 所以据我所知不少HSBC員工都認為他們的工作空間不夠光,今次Foster 招牌的Foster gray好像不太湊效。不過,HSBC內設了一個很好的設備,就是文件電梯,這是一部小型的送貨電梯似的,員工可以把文件送往各層而不用親身到其他各層,非常方便。


至于溫度方面,HSBC的空調凰統是從地板噴气出色的,根據Norman Foster 的解說,這是比較有效來控制氣溫,但造價就比較昂貴,而水泠的空調系統是從維港引入來的,這相對來說是比較環保。 以上這兩個系統是在當時香港首次引入的。


講到最后就要講錢,在80年代52億的建筑物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究竟錢用在那裡呢?


除結構和玻璃幕牆都用了很多錢,但其實很多錢是用在實驗上,由于HSBC的結構是比較少見所以在英國建了一個600-700平方尺大的模型,這個模型是包括香港島北部和九龍半島所有建筑物,然后放進風洞進行風力測試。


另外,亦做了一個6尺高的中庭模型來測試室內的陽光和溫度的變化,現在存放在Foster office的最終方案模型就足足有近5尺高。 Foster就是這樣用大量的實驗來測試各种idea,到現在他的公司亦是以這樣的方式來研究方案。


其實到現在仍是一個謎,為何一群精于數口的匯豐高層會容許一名新秀如此揮金如土,嚴重超支地設計,52億元的建造价是正常建造方式的4-5倍。 80年代的匯丰雖然是大行,但還未收購英國的Midland bank,亦未發展美國的業務,所以52億對當年的匯丰來說并不是一個小數目, 而且深信這亦不是他們的原來預算。




這一個用數十億元換來的設計,不單令Norman Foster名利雙收,而且一炮而紅。在1983年更因這大廈而獲得RIBA Gold Medal (英國皇家建筑師大獎),令他在歷史上留名并進入大師級的行列,在多年后HSBC在倫敦建新的歐州總部,都是由Norman Foster負責,但建築成本就相比香港的小很多了。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