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01週報—貝聿銘設計觀

Updated: Jul 13, 2021




貝聿銘先生剛仙遊了,他的作品絕對是經典,他的人生亦是年輕華人建築師借鏡的典範。無論你是否建築界的一員,你都必定會參觀過貝聿銘先生的作品如中銀大廈、法國羅浮宮齡、以及日本的Miho美術館。

筆者作為華人建築界的一員,自然早在學生時代就已經拜讀貝先生的書籍,為了親身參觀他的法國羅浮宮便需要辛辛苦苦地在唐人街打雜工四個月才能儲下旅費,貝先生的作品在筆者的建築人生確實影響了不少。不過,筆者在英國留學的數年間就曾經有過這樣的奇怪而且奇妙的經歷。

筆者在大學三年級時必須要向全班同學匯報一座建築物的分析報告,筆者自然引用剛參觀過貝先生的羅浮宮來作為功課,亦興高彩烈將歐遊時拍下的照片來與教授及同學分享。當完成匯報後,全班同學方才知道羅浮宮是貝先生設計的,而且是第一次知道「貝聿銘 (I.M.Pei)」這個名字。

當時我頓時感到漠名奇妙,「貝聿銘」這個大名在華人社區根本無人不識,連唐人街的廚師都鼓勵我要成為「明日的貝聿銘」。落課後,我靜心地自問一句,過往三年的課堂裡,所有的教授都好像沒有引用過貝生的任何作品來作為教材,無論是欣賞還是批評都沒有。之後,筆者轉到倫敦的大學再進修建築學碩士課程,在兩年的課堂內同樣是沒有任何教授引用貝生的任何建築物來作範例之用。

建築學的教材不一定是要值得讚美才被選用,教授不時都會選用一些「反面教材」來作教學之用,難道「貝聿銘」先生的作品不值得被談論嗎?還是自己不幸,自己的老師孤陋寡文,不知道貝生的厲害。

兩個情況都不是,只是時機的問題。

建築界的大潮流可以簡單說是由文藝復興到工業革命,再到現代主義,然後到摩天大樓的年代,隨之而來的電腦科技和科學化的研究,以及近代的解構主義與環保節能。貝生的設計雖然優秀,但是他的時代剛巧在建築界大量應用電腦科技的年代之前,由於在大潮流的轉折期,所以學術界是比較少引用他的設計來作教材。

話雖如此,貝生的設計永遠帶著一份魔力,令大家都又愛又恨。當年我向全體同學匯報完羅浮宮設計之後,部份同學認為他應該尊重原創,不應加設玻璃金字塔在在原大樓的正面。持相反意見的同學則認為他應該更大膽,更標奇立異,做一個更浮跨的主入口。貝生的設計則剛巧是兩者之間,具特色之餘,而又不浮跨,清晰的主入口但又能不大規模地破壞原建築的外立面。這某程度會否是中國人中庸之道的哲學呢?

貝生對建築界的貢獻又怎會是只留於美麗的設計,若以中銀大廈為例,由於整個地盤可發展的面積很少,如果只是純粹地興建一座四四方方的大樓,中銀大廈又只會是一座又肥又矮又沒有海景的大廈。因此貝聿銘便嘗試了一個奇特的方法,就是減少整座大廈的佔地面積,然後分階段減少每層的樓面面積,並把大廈的層數加至70層,這樣便能在有限的建築面積內建築當時香港的第一高樓。中國銀行大廈的遞減面積方式是非常特別,貝聿銘是先把一個平面對角分成四分,首17層是100%大廈面積,然後是遞減向海的三角部份,所以18-30樓的面積是大廈75%的面積。之後再遞減向中環一方,因此31-43樓的面積是大廈50%的面積,最後便是遞減向灣仔一方的三角部份,44-70樓的面積是大廈25%的面積。

這令中國銀行大廈在1989-1992年間成為全香港及亞州最高的大廈,直至1992年由中環廣場取代全港第一高樓的美譽,現為全港第四高的大廈,但仍是維港兩岸的天際線內重要的一員。

至於規劃上,貝生充份考慮了這小區的環境規劃,因為如果中國銀行大廈是與皇后大道中平衡的話,這便會使低層的樓層被對邊的梅利道停車場所遮蓋,因此整座大廈是微微向遮打花園所偏移,但為了不完全阻擋後邊大廈的海景,中國銀行大廈略為扭轉了一點座向,務求增加多一些海景單位

為了增加大廈的氣派,貝生刻意要求加設一個落客處,但是當年的規劃是不容許任何車輛從紅棉道右轉至中國銀行大廈,而且如果新加一個落客處的話,便有機會令到落客的汽車會逆線在紅棉道上行駛。

因此,貝生找來美國的交通顧問來從新規劃中國銀行與紅棉道和花園道之間的道路,最終出現一個從紅棉道左上、花園道右落的單循環行車方案,而龔生亦與運房局和其它政府部門商討,並進行了契約修訂(Lease modification),而旁邊的花旗銀行大廈亦因此而得益。

另外,由於中國銀行大廈是鄰近三條馬路,噪音非常。所以,貝聿銘刻意使用了兩個花園和兩道高高的隔音牆來分開馬路和大廈的主入口。再者,為了讓顧客得到更好的環境,貝聿銘刻意把營業大堂升高過四周的馬路,並加上一個天窗,使陽光可以無遮擋地射進室內。

雖然貝聿銘已滿足了業主在外型上的要求,但是還一個問題還未解決—建築成本。當然中國銀行雖然已是國企,但是內地經濟還未起飛,所以10億元的建築成本已是一個相當大的開支,亦是他們當年最大的海外投資,因此成本控制是異常重要。

為了減少在結構上的開支,貝聿銘想了一個精妙的方法—使用垂直的鋼桁架結構(Truss)作為主結構,而放棄普遍使用的柱和樑作為結構。整座大廈只有4條大柱(最高層的部份則只有3條大柱),各大柱之間便是巨型的斜柱,這亦是外牆上所見成三角形的鋼柱。由於整個結構有這樣的斜柱令各大柱變得穩定,這令到鋼鐵使用量比正常情況下減少了30%,亦同樣減少數百個接合點,因而令建築成本大減。至於龔生就肩負起招標和質量監控的重任,這樣才確保不會出現工程超支的情況出現。

如果相比鄰近的HSBC總行,中國銀行造價只是10億元,而HSBC是52億元(這價錢還未包含通貨膨脹的因素),但中國銀行的建築面積接近是HSBC的2倍,所以若以每呎做價來算HSBC接近是中國銀行的10倍。

由此可見,貝生的設計不只是大廈的本身,連同結構、經濟效益、四周環境,用家的需要來作一個整體的考慮,所以這是年輕建築師學習的典範。

對中國建築的貢獻

依筆者的愚見,貝生對中國建築的重要貢獻,便是中國建築現代化。在1978年,正值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北京當局希望在北京核心地段內興建一座高層酒店,但貝生堅持不會在故宮一帶興建比紫禁城更高的建築物,否則會破壞了北京皇城以紫禁城為核心的格局,這對他來說是有如罪行一樣,他更直言:「我不想犯罪(I didn't want to commit a crime」。經過好一番的爭論之後,貝生決定在香山公園這個渡假區處興建一座具三百二十五間房的低層酒店。

對於一名華人建築師來說,他知道文革後的中國,就只剩下四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就只剩下人和地,但若不懂得利用這個文化寶藏便等同虛無。所以,今次貝聿銘藉著來回饋祖國的機會來研究中國建築的現代化的可能性,而他亦罕有地全力參與這項目的任何細節。

中國建築的精神是天、地、人的融合,所以這個前皇家園林是絕對能夠讓住客融入自然之中,再者這個北京著名的風景旅遊區沒有任何高級酒店,更可以幫助香山飲店突顯其重要性,所以貝聿銘選址在北京市郊的香山公園。

香山飯店的格局是四合院與蘇州園林現代化的格局,貝聿銘在入口大堂部份設計成一個四合院的中庭,中庭之上是設有天窗,這可讓住客感受「天人合一」的體驗,這亦是貝聿銘常用的手法,無論是香港中銀大廈頂層的宴會廳、法國羅浮宮主入口、美國國立美術館東翼都有類同的概念。

另外,中庭式設計刻意讓陽光充份填滿整個空間,除了是表現天、地、人融合的空間概念外,還希望讓住客體驗「四時之變化」,感受香山四季景色不同的變化,正所謂生有時,覓有時,聚有時,分有時,這個意念與四合院中的中庭意念相同。

為了避免香山在園區內太過突出,所以整座建築物只樓高四層,務求讓建築物的高度不會超越四周的樹林,因此部份客房是設在與大堂較遠的位置,所以香山飯店佔地近三公頃,一些客房是需要用較長的走廊來連接。

為了讓住客可以融入自然之中,貝聿銘便採用了蘇州花園中常見的「框景」、「控景」、「借景」的建築手法來特顯空間的對比和視角上主、次重點的分別。

在設計上,貝聿銘大致可算已成功地把四合院和蘇州園林的個別特色,融合在現代建築之中,唯一未如理想便是中庭上的天窗。為了滿足對室內溫度的控制,所以在中庭玻璃天窗上加了金屬百葉來阻檔過多的陽光,而天窗玻璃和百葉均需要鋼框架來支持,因此整個天窗組合非常現代化與整個帶中國色彩的建築不太配合。

雖然香山飯店未算是貝生最優秀的作品,亦未必算是中國內最美麗的酒店,但是這確實是首次嘗試將蘇州園林的意境融入現代建築中,這絕對是創新的嘗試。

最後,筆者慶幸曾參與香港建築師學會口述歷史小組的工作,所以才能訪問曾參與中銀大廈的本地建築師—龔書楷先生,否則便不能知道貝生設計中銀大廈的細節。在此感憾,本地所有建築學院都沒有教授香港建築史,新一代的建築系學生可能不知道貝生對香港建築界的貢獻,希望歷史知識可以薪火相傳下去。

在此再一次向一代宗師—貝聿銘先生致敬!

建築遊人敬筆

香港及英國注冊建築師

建築專欄作家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