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國寶級的住宅—福建土樓











今日發現原來我很久已沒有和大家討論中國的建築,今日就為大家帶來一個近年新興的熱門旅遊景點—福建土樓。

福建土樓之所以成名完全是因為在200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關係,所以才吸引大量的旅客慕名而來這些建築群。福建土樓的形成與歷史上中原漢人幾次著名大遷徙相關,西晉永嘉年間即公元4世紀,北方戰禍頻仍,天災肆虐,當地民眾大舉南遷,拉開了千百年來中原漢人不斷舉族遷徙入閩的序幕。進入閩南的中原移民與當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閩南話為特徵的福佬民系;輾轉遷徙後經江西贛州進入閩西山區的中原漢人則構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話為特徵的客家民系。

現存的福建土樓包括闽南土樓和客家土樓,總數大約3000多間,當中以裕昌樓、振成樓和600年樓齡的集慶樓最為有名。而土樓不一定是圓形的,當中還包括方樓、五鳳樓、凹字型、半圓型和五角型。土樓為何是以圓形為主的說法有很多,有人說是天圓地方的理由,亦有人說在圓形的山谷中就自然是圓形的建築,亦有人說是表現人倫關系的象徵,總之至今還是一個謎。至於五鳳樓就肯定是受北方移民的影響,他們從北方把四合院的格局帶到福建,從而發展出這種模式。

無論是那一個形狀,土樓都是以其功能作為設計的重點,其功能就有如山谷中的城寨一樣,因為土樓所在的閩西南山區,正是福佬與客家民系的交匯處,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一度有野獸出沒,盜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傳統觀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禦外敵的現實需要使然。因此,福建土樓多數是依山就勢,以高密度的方式發展,務求為該區的農民能舜間組織防禦勢力,所以土樓多數是擁有300-400個房間,住戶人數可達800人以上。但奇怪的是土樓的最大規模大約都只是直徑66m左右,人口規模多數都控制在1000人以下。其實是以土樓的結構模式是可以發展至更大的規模,住客的上限其實可以更多,但相信是擔心人口過度密集之下,不單難於管理,而且食水可能不足,再者在只用馬桶的土樓,所以萬一發生疫症時便可能會很危險。最重要的一點,萬一當其中一個土樓被攻破時,其他相鄰的土樓都可以成為其他居民的逃生居所,所以土樓不會以單一巨型土樓方式而出現,反而只會以建築群的方式出現。

福建土樓多具完善的防禦功能,其外牆厚一至二米,一二層不開窗,僅有的堅固大門一關,土樓便成堅不可摧的堡壘。為防火攻,門上設有漏水漏沙裝置,緊急時樓內居民還可從地下暗道逃出。如今,土樓早已不再是堡壘,但那些完備而精緻的防禦設施,仍讓人們拍案驚奇。外牆上小小的窗戶用作放箭、放槍之用,而且為了防止敵人能攀入樓內,所以外牆的高度就達至6層樓的高度。為了要以低成本建厚厚的外牆,所以主要建築材料是就地取材,以生土為主,摻上細沙、石灰、糯米飯、紅糖、竹片、木條等,經過反复揉、舂、壓建造而成。不過一直有傳聞外牆的物料是有加入豬血令泥土變得穩固,所以外牆的顏色是帶黃一點,而樓頂覆以火燒瓦蓋,經久不損。

這樣每個土樓的外牆就有如城牆一樣,但為何北方沒有類似的建築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北方的古城大都有自己的城牆,城池會建設在城的外圍來防禦外敵,所以城內的建築就根本不需要自製城牆來作防禦,建築物的外牆只需提供結構的承托力便足夠了。

由於土樓的外牆只有很細小的窗,所以採光和通風就完全是依靠室內的天井,因此天井的闊度佔整座建築物的闊度一半以上。為了進一步增加住宅的通風程度,所有的倉庫和廚房都盡量設在首兩層,而連接各單位的迴廊都盡量縮窄至2-3m的闊度,務求讓更多陽光能射入室內。土樓的迴廊多數是靠在天井,但亦有可能是靠外牆的,而房間向著樓內的天井。萬一有敵人或是土匪打劫,居民馬上可以從房間出來作戰,在走廊自由移動,由高向下打擊敵人,因此,這座土樓的防禦功能比其他我們所見的普通土樓要好。

中央的天井就自然是整個土樓的公共空間,主要都是用作祠堂之用,由於土樓之內是由多個姓氏組成的,如著名的裕昌樓則是由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興建的。原有的族人大都離開了家鄉到城市工作,現存的居民多數中依靠旅遊業的收益而維生的,再加上國家的財政補貼,所以生活很穩定才留下來。現在只有被列為重點保護/有旅遊價值的土樓才在結構上仍然穩固,其他小型和私人擁有的土樓很多都殘破不堪。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