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去東京比銅鑼灣更頻密,食買玩統統是地上至強,還有甚麼足以讓你流連忘返?建築遊人許允恆Simon不慣旅行書上清一色的玩樂指南,發揮專業精神,出版《築覺Ⅱ閱讀東京建築》,一條表參道購物旗艦街,在他眼中成了「建築博物館」,六座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的作品,埋藏於尋常風景中。沿著JR山手線走,見盡熟悉名勝,不過今次換個角度,從建築領會日系生活哲學,跟著大師走遍大師建造的東京。 【古老】靖國神社 由於靖國神社供奉二戰重犯,非常政治敏感,是座影響民族命運及感情的建築。Simon解釋,其佈局並非一般寺廟的座北向南,而坐西向東,正午陽光折射很刺眼,讓人渾身不舒服。走進去會有有段上斜,第一個鳥居後可見日本陸軍創立者大益次郎的銅象,予人層層遞進之感。庭園種滿代表櫻花,代表神風特攻隊的生命「迅間燦爛」,聽起來都心寒。 【現代】東京鐵塔 Simon解釋,東京鐵塔展示出比巴黎艾菲爾鐵塔更高科技的建築技術,輕了三千三百噸,築框鐵網設計在風力承受上出色。但Simon欣賞的是其時代意義:「以鐵塔做電視塔並非必要,也不便宜,但原來二戰後,日本需要一座振奮人心的標誌。」所以人們喜歡到此留影打卡,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其獨特歷史背景。 【博物館】迷失表參道 另一個讓Simon樂而忘返的地方是表參道:「如安藤忠雄的表參道之丘,伊東豐雄的Tod’s表參道店,街尾丹下健三的國立代代木競技場,人顧著購物時,這是各地建築愛好者朝聖之地。」華麗的建築表面,只是用上簡單原理:「例如Christian Dior表參道店,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做出鑽石效果。沒有窗框的玻璃後裝上光管,再放上薄薄膠板支撐並用作反射,便宜簡單但效果極佳,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精密頭腦。」 Christian Dior表參道店日景看來尋常,夜景就像閃爍的鑽石。 建築旅行職業病
Simon旅行時總會職業病發作,先看建築:「建築是種平易近人的媒界,例如去羅馬會看鬥獸場,泰國看寺廟,美其名是sightseeing,但實際上透過建築認識當地文化。」他解釋,美侖美奐的建築物,很多都是大家見慣見熟的名勝,不難到達,只在乎香港人有否抬頭發掘。好像行內人才會對建築有興趣,但書中每篇文章輔以詳細地址和交通資料,只需按圖索驥,普通遊客都可沿著JR山手線,跟Simon的路線自由行。 建築大師關鍵字 1.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雖沒讀大學受建築學院訓練,設計醜陋不輝煌,但更貼近人的本質,如商場表參道之丘:「這是重建計劃,他保留原有住宅元素,讓高度不超過兩旁櫸樹,並將街頭活動帶進室內。」室內設計感覺不像商場,反像街道,道路都以斜坡設計,中央亦有長長樓梯平台,讓街頭表演發生。給香港建築一個啟示… … Simon記錄東京建築,因太太是日本人。回日探親時,撇開旅行視覺,感受到日本高科技及精緻建築精神:「東京相對較少古建築及平民建築,未能寫得太多民間智慧,但從摩登現代建築中,你可以體會他們的spiritual哲理,一是高科技,二是手工複雜而精細。」他指出,日本人有不少建築的成功例子,很適合今日的香港作借鏡。 建築大師關鍵字 2.伊東豐雄 橫濱一座水塔原本醜陋,但伊東豐雄於1986年將之化為「風之塔」,在水塔外牆加上金屬鋁板,以透光反射製造不同光學效果。作品展示日本人建築簡單但美麗的核心。Simon解釋,豪華氣派不一定昂貴,反看建築師的靈活度,雕花細活,也可以簡約。【高科技】東京羽田機場跑道 當香港正因興建築三條跑道而怨聲載道,Simon特地著大家留意東京羽田機場跑道,它以「Mega-Float」大鋼板懸浮技術代替部份填海工程,減少對海床環境破壞。他說,日本就是將建築當作科研,不得不佩服這種高科技又可實踐的技術,香港不妨從此探索出路。 【以人為本】橫濱港大棧橋國際郵輪碼頭 Simon說,香港建築在國際並不遜色,但有時為特別而特別,為複雜而複雜,失去了建築以人為本的精神。他以橫濱港大棧橋國際郵輪碼頭作例子,除了摺紙型屋頂華麗精美,觀景台亦開放予外人使用:「日本人做建築,從不會以輝煌做單一目的,複雜精細,最終是希望讓人使用。」他說,香港的標誌性啟德郵輪碼頭鮮有公眾運用,不妨用來借鏡。 【綠化】Nicolas G. Hayek Centre 東京就算繁華商業,都不乏綠化建築,Simon特別留意建築師坂茂於Nicolas G. Hayek Centre的綠化牆:「坂茂喜愛用自然物料,如紙等建築,在今次的綠化牆與商場格局融合自然,在升降機設計上實用有序,每樣設計都有功用,絕不多餘。」 【前衛】中銀膠囊公寓大廈 1960年初,東京已出現這種Plugged in city的概念,意味著人於城市的調職流徙概念。若有膠囊公寓,人離開都市時都可以整個膠囊搬遷,不用轉換生活環境。這些建築反映1960年代的前衛想法,雖然設計上未必可行,但劃時代的都市建築都值得今天處處劏房窩居的香港參考。
Opmerk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