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個地方,永遠都是充滿爭吵和議論的,這就是香港的立法會大樓。由於近年互聯綱的興起,年青人關心政治的程度大增,所以立法會大樓無論場內、場外都有爭辯不同的政事。
無逢選舉場內、場外就更加熱鬧,有人歡喜有人愁,有人得到選民的認同成為政壇新貴, 有人被選民遺棄而被踢出局外, 總之每次選舉曲中人散之後,戰火亦如奧運一樣在4年後再度重燃。
到底一個立法會議席有何重要呢? 我就不得而知, 不過單論立法會大樓的建築而言就價值不菲, 我相信立法會大樓是世界上少有中西合璧的建築. 至少我相信在香港可以算是唯一的中西合璧的建築.大家馬上會問, 立法會大樓無論左看右看都是英式建築, 何來中西合璧!
立法會大樓在1898年由英國建築師Sir Aston Webb及Ingress Bell所設計, SirAston Webb亦是設計伯金漢宮東立面、 倫敦Victoria & Albert 博物館和St.Paul’s convent school 內的教堂的建築師。
大樓採用新古典主義的建築風格,仿效古羅馬的中軸式建築設計,四周築有約17米高的愛奧尼亞式圓柱,中央為圓頂建築,兩邊左右對稱.整個立面是根據黃金比例來設計, 黃金比例是什麼? 我明天會借用巴特隆神殿作例子來解釋。
建築在外形上好像沒有揉合中國建築特色,但其實大樓的四坡屋頂以雙層中國瓦片鋪砌,並採用精心雕琢的中式柚木托架承托屋簷。這正是英國Art & Craft movement 的精髓, 建築物需反映當地材料的色彩和質感. 為配合香港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環境,大樓地下築有拱廊,一樓則築有露台,既可防止陽光直接照射大樓內部,同時有利通風,幫助散熱。
由於當時還未開始普及使用混凝土和鋼材, 所以整個大樓全用花崗岩石而建, 正因為石材的橫跨度不大所以橫向空間便使用拱門來承托。 選用石材的確可以反映當地的色材, 不過就相當之大的難度。 因為要找尋合附硬度的花崗岩石絕非易事,所以立法會大樓在1900年開始動工, 但要到1912年才完成當中8年的時間是用在尋找合適的石材和石匠,特別是石柱的石材和基石(即拱門中的石材) 。
其實, 立法會大樓在1978年曾因中環地鐵站的擴建(即現在庶打花園和香港會出口) 而受到不少的破壞。 因為如要建造地底空間時, 便需要挖走泥土和抽走地下水, 然後建造護土牆(Diaphragm wall). 這樣便導致四周的泥土水份減少, 這令立法會大樓的石柱受力不均而整個大樓出現600條裂痕. 最後需要動用數百萬完維修, 幸好當時MTR的大股東是政府本身所以才沒有導致訴訟。
儘管立法會大樓能逃過這一劫, 但酸雨和風沙令大樓每天都需要近4萬元來維修.同樣的情況一樣發生在舊香港會, 舊香港會同樣是這種花崗岩式結構但亦由於維修費驚人而且空間有限, 所以業主便把整個大樓拆卸而建造現在的香港會大樓.其實當時曾有人提出保留舊香港會而只在旁的土地建一個更高的大樓, 但這建議對發展商在建築面積計算上沒有優惠, 而且他們必須承擔每年龐大的維修費, 所以舊香港會便被人送到填土區。
大家可能會想起原在中環,現在赤柱的美利樓. 它同樣原是花崗岩式結構但遷至赤柱後, 政府為了減少維修費上的開支, 美利樓的內部結構大部份已改為混凝土結構, 石柱其實主要只用作裝飾之用. 由此可見,立法會大樓是如此珍貴, 因為現在儘管有錢都未必能重建同樣的大樓, 因為現在已接近根本不可能找到如此優質的花崗岩。立法會大樓前身是高等法院, 該處審理過不少大案如跛豪、林過雲和紙盒藏屍案等, 所以立法會大樓的正面有一尊高2.7米,代表公義的泰美斯女神(Themis)雕像,女神右手持著代表公正的天秤,左手持著象徵權力的劍。女神蒙上雙眼,表示法律精神不偏不倚,公正嚴明。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