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on HuiJul 16, 20213 min read環保家居DIY(心態篇) 請大家花一些時間看一下以下的新聞.入秋商場仍冷 室外差10度 長沙灣廣場20.8℃ 團體批未因應天氣調節(明報)11月10日 星期一 05:05【明報專訊】港人剛過了一個本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月,環保觸覺調查發現,本港商場在入秋後的室溫仍然偏低,部分更錄得22℃以下,與室外溫度相差最多約10度,批評管理公司嚴重浪費能源,加劇全球暖化 。天文台 資料顯示,上月平均最高溫度29.1℃,但環保觸覺調查發現,無論室外溫度如何,本港多個商場的室溫仍然遠較政府建議的25.5℃低,當中長沙灣廣場錄得20.8℃,是50個商場之中最低溫,成為「城市雪房」之冠。計算50商場4時段溫度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說,該組織由上月中開始,在半個月內到全港50個商場量度空調溫度,他們分別在4個時段,包括平日下午、平日晚上、假日下午及假日晚上,在各個商場的10個不同地方量度溫度,然後再計算得出平均數。結果發現,50個商場的平均室溫為22.6℃,當中12個商場的平均溫度低於22℃。譚凱邦表示,踏入秋季,氣溫已較盛夏顯著下降,但管理公司未有因應調校空調,例如減少冷氣輸出,以致商場室溫仍有如雪房。商場指中央冷氣不能調節他以排名首位的長沙灣廣場為例,該商場位於工廠區,晚上人迹罕至,但空調依舊強勁,該組織曾於假日晚上錄得19.8℃的低溫;至於荃灣 廣場及美麗華商場,場內管理公司職員穿著厚衣服,「相信他們感受不到寒冷,因此不願調高溫度」。他曾向一間商場的職員反映太冷,卻換來中央冷氣不能調節溫度的回應,並不合理。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教授陳維田表示,商場空調溫度過低,主因是空調感應器有誤差,不能過分倚賴,商場管理人員應按人流及室外天氣調校。「上榜」商場之中,有5間是新鴻基 轄下商場,但新鴻基昨日未有回覆;港鐵轄下的圓方及綠楊坊分別排第3及4位,港鐵發言人說,每日均有專人到轄下商場監察溫度,然後適當調節,若有市民反映太熱或太冷,港鐵會因應情况調節,但港鐵未有回應什麼溫度才最適當,強調每個商場人流及面積不同,因此沒有劃一標準。當大家看完這篇新聞後會覺得都是發展商不環保, 嚴重浪費能源, 大家都可能認為作為小市民的我們就只有減少浪費用電、開少一點空調、用少一點私家車便已是我們的極限, 而我們亦不可能好像周兆祥教授這般簡樸地生活, 亦不可以好像盧冠庭先生一樣, 經常使用較貴的有機產品,過綠色的生活.其實我都不可以好像周兆祥教授和盧冠庭先生建議的生活, 但其實過環保的生活並不代表要用多一點錢, 亦不等如要放棄現有舒適的生活, 來過樸素的生活.一切的事情都是心態的問題, 正如新聞中的空調問題便是一個例子. 坦白和大家說, 我曾經在香港設計過不少商場, 大多數都是以18度為室溫標淮, 因為一般的發展商高層都是只會簡單到商場巡視5-15分鐘, 如果他們一進入商場, 不感到清涼的話, 機電工程師便會大禍臨頭. 其實發展商高層就代表一般客戶的心態, 如果一進入商場不感到清涼的話, 肯定會有人向物業管理公司投訴空調不夠泠. 因此一般機電工程師為了保護飯碗, 都只會以18度為室溫標淮.其實當大家進入商場一段時間後, 便可能發覺商場空調太泠, 最後自己受苦, 這情況亦出現在一般的Office,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女仕們會在夏天穿長衫上班. 另外, 由於很多香港人覺得進出商場要開門關門很麻煩, 亦覺得大門口的風閘很討厭,所以很多新形的商場是沒有門, 亦沒有風閘在大門口, 你便可想而知浪費的能源有多大? 其實一切都是由心開始, 由心出發, 有什麼的市場便有什麼的產品, 環保是一個環保的城市其實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請同時參觀我早前寫過的環保建築的例子 – 超級的超級市場 – Sainsbury supermarket, North Greenwich 今日講完心態, 明天講實際的使用層面, 首篇是溫度篇.
請大家花一些時間看一下以下的新聞.入秋商場仍冷 室外差10度 長沙灣廣場20.8℃ 團體批未因應天氣調節(明報)11月10日 星期一 05:05【明報專訊】港人剛過了一個本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10月,環保觸覺調查發現,本港商場在入秋後的室溫仍然偏低,部分更錄得22℃以下,與室外溫度相差最多約10度,批評管理公司嚴重浪費能源,加劇全球暖化 。天文台 資料顯示,上月平均最高溫度29.1℃,但環保觸覺調查發現,無論室外溫度如何,本港多個商場的室溫仍然遠較政府建議的25.5℃低,當中長沙灣廣場錄得20.8℃,是50個商場之中最低溫,成為「城市雪房」之冠。計算50商場4時段溫度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說,該組織由上月中開始,在半個月內到全港50個商場量度空調溫度,他們分別在4個時段,包括平日下午、平日晚上、假日下午及假日晚上,在各個商場的10個不同地方量度溫度,然後再計算得出平均數。結果發現,50個商場的平均室溫為22.6℃,當中12個商場的平均溫度低於22℃。譚凱邦表示,踏入秋季,氣溫已較盛夏顯著下降,但管理公司未有因應調校空調,例如減少冷氣輸出,以致商場室溫仍有如雪房。商場指中央冷氣不能調節他以排名首位的長沙灣廣場為例,該商場位於工廠區,晚上人迹罕至,但空調依舊強勁,該組織曾於假日晚上錄得19.8℃的低溫;至於荃灣 廣場及美麗華商場,場內管理公司職員穿著厚衣服,「相信他們感受不到寒冷,因此不願調高溫度」。他曾向一間商場的職員反映太冷,卻換來中央冷氣不能調節溫度的回應,並不合理。理大屋宇設備工程學系教授陳維田表示,商場空調溫度過低,主因是空調感應器有誤差,不能過分倚賴,商場管理人員應按人流及室外天氣調校。「上榜」商場之中,有5間是新鴻基 轄下商場,但新鴻基昨日未有回覆;港鐵轄下的圓方及綠楊坊分別排第3及4位,港鐵發言人說,每日均有專人到轄下商場監察溫度,然後適當調節,若有市民反映太熱或太冷,港鐵會因應情况調節,但港鐵未有回應什麼溫度才最適當,強調每個商場人流及面積不同,因此沒有劃一標準。當大家看完這篇新聞後會覺得都是發展商不環保, 嚴重浪費能源, 大家都可能認為作為小市民的我們就只有減少浪費用電、開少一點空調、用少一點私家車便已是我們的極限, 而我們亦不可能好像周兆祥教授這般簡樸地生活, 亦不可以好像盧冠庭先生一樣, 經常使用較貴的有機產品,過綠色的生活.其實我都不可以好像周兆祥教授和盧冠庭先生建議的生活, 但其實過環保的生活並不代表要用多一點錢, 亦不等如要放棄現有舒適的生活, 來過樸素的生活.一切的事情都是心態的問題, 正如新聞中的空調問題便是一個例子. 坦白和大家說, 我曾經在香港設計過不少商場, 大多數都是以18度為室溫標淮, 因為一般的發展商高層都是只會簡單到商場巡視5-15分鐘, 如果他們一進入商場, 不感到清涼的話, 機電工程師便會大禍臨頭. 其實發展商高層就代表一般客戶的心態, 如果一進入商場不感到清涼的話, 肯定會有人向物業管理公司投訴空調不夠泠. 因此一般機電工程師為了保護飯碗, 都只會以18度為室溫標淮.其實當大家進入商場一段時間後, 便可能發覺商場空調太泠, 最後自己受苦, 這情況亦出現在一般的Office, 所以我們經常看到有女仕們會在夏天穿長衫上班. 另外, 由於很多香港人覺得進出商場要開門關門很麻煩, 亦覺得大門口的風閘很討厭,所以很多新形的商場是沒有門, 亦沒有風閘在大門口, 你便可想而知浪費的能源有多大? 其實一切都是由心開始, 由心出發, 有什麼的市場便有什麼的產品, 環保是一個環保的城市其實是我們可以決定的.請同時參觀我早前寫過的環保建築的例子 – 超級的超級市場 – Sainsbury supermarket, North Greenwich 今日講完心態, 明天講實際的使用層面, 首篇是溫度篇.
Comments